啟端與孩子的故事——小星、小艾

小星、小艾是一對在啟端上了六個月課程的小班、中班可愛姊妹花。

 

一開始爸爸媽媽帶兩人來啟端諮詢時,妹妹小艾從奶奶那邊接回來和爸爸媽媽一起住還不到半年,晚上睡不好,常常有情緒問題,也發現語言和肢體動作上較同齡的孩子落後。而姊姊小星則是早妹妹一年回來和爸爸媽媽住,在幼兒園是聰明靈巧的孩子,回到家卻是讓爸爸媽媽不知所措的煩惱精,一樣有著不易入睡的睡眠問題,再加上妹妹回來後,家裡時不時地充斥著兩人的吵鬧聲,這對都在工作的爸爸媽媽們來說,真的是蠟燭兩頭燒,心力交瘁。

 

前幾次和兩個孩子接觸時,營造了好玩的遊戲空間與氛圍,讓孩子們可以漸漸降低緊張焦慮,以及建立和治療師的關係,同時對家長來說,也像是短暫的喘息,媽媽可以坐在一旁看著孩子開心的玩,遊戲期間治療師引導著家長去看到孩子的不同特質與優點,這點很重要,尤其對於時時和孩子在一起的主要照顧者來說,因為頻繁的相處,有時反而看不到孩子的成長變化,變成了過度聚焦在孩子的不能、不足、不夠,其實在這樣的互動中,家長是焦慮的,孩子也會是不安的。

 

大約一個月後,媽媽的焦慮感降低了,笑容變多了,我開始將媽媽拉入遊戲中,對孩子來說遊戲是本能,可是對大人們來說,卻容易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被生活、現實消磨能力。陪伴孩子不一定需要華麗繽紛的玩具、聲光效果強烈的電子產品,是一顆也讓自己融入其中的心,孩子也會感受的到你的用心。

 

此外手足問題,也常常是讓家長煩惱的,所謂的相愛相殺,兩個孩子好的時候,可以很相親相愛的玩,為什麼一有爭執時,就弄得很像仇人般的,要爭個你死我活?身為爸爸媽媽,手心手背都是肉,又該如何處理?有時孩子也會希望爸爸媽媽的焦點只在自己的身上,還有面對兩個孩子該如何做到公平?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開始,我們鼓勵年紀相仿的兩人一起上課,因為課堂中不只是玩遊戲,也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兩人去思考、去討論,當問題發生時又該如何處理,以及當兩人有衝突時,爸爸媽媽們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約在治療的兩個月後,媽媽表示兩人在家中的衝突變少,又再隨後的課程中,看到兩個人更能等待對方,當有不同意見時,主動提出可以如何處理,又或是察覺對方的感受,而自己做出一些調整。同時,家長也能在面對兩人問題時,更為從容。

 

另一部份,雖然兩個人是一起上課,但治療師不會只是齊頭式平等的要求兩人,搭配兩人的能力與所需的感覺輸入、活動量,皆會在活動中做適當的調整,也讓家長了解如果回到家在玩遊戲時,兩人的個別需求。

 

在這一段治療期間,姊妹倆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妹妹的口語和肢體動作能力日漸提升,原本對自己較沒自信、不敢表達,也開始在和姊姊有不一樣意見時,可以適當地說出來,而原先較自我中心的小星,也調整了自己萬事想搶先的個性,可以看看妹妹的需求,做出調整或提出其他想法。

 

看到兩姊妹的變化,雖然爸爸媽媽知道他們的寶貝日後還是可能會有不同階段的問題,但他們也更有自信和知道可以如何去因應孩子們的狀況,這也是啟端,希望帶給家長們的,讓我們一起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更輕鬆的應對與孩子間的不同練習!

 

了解啟端 了解課程 預約諮詢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有關當事人姓名及相關資訊皆經過更改,所用圖片亦非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