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調節障礙

我的孩子有感覺調節障礙嗎?

感覺調節是什麼?

感覺調節(Sensory Modulation)是指大腦能將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溫度、速度等等的感覺刺激量調整到適當程度,使身體能產生適當的反應行為。舉例來說:觸覺的刺激量正常的時候,我們可以正常感覺到各種觸感、對家人的皮膚碰觸能產生安全感的反應,但是如果觸覺刺激過高,孩子就會對某些材質的觸覺刺激無法接受,甚至不給家人抱。感覺調節對孩子的生活表現和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調節功能失調時,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我們感受的十分不一樣,受這些感覺過度或不足刺激的影響,孩子會容易分心、失神或過度亢奮,導致工作效率低或無法完成工作。

Read More
社交障礙

要怎麼加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打從出生我們就開始不斷的與他人互動,家庭是孩子參與的第一個小團體,進入幼稚園時,開始與家人以外的人互動,遵守老師的指令、與同儕玩耍並一同建立生活的規律,學習輪流、等待甚至合作,為進入小學準備;進入小學以後,社交的需求更多,人際互動技巧更加重要,甚至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因此社交技巧是不容忽視的一塊!

Read More
語言障礙

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好,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親常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們:孩子兩歲半了,但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和少數疊字;問孩子簡單的yes/no問句也不願意開口表達;要孩子仿說但孩子總是不理;玩遊戲時總是很安靜,很少有主動性的語言表達;孩子構音不全讓人聽不懂在說什麼……等等。關於學齡前兒童語言的問題五花八門,需要找出造成現況的原因。

Read More
緊張焦慮

愛咬指甲、摳手指,孩子到底怎麼了?

孩子會出現咬指甲、摳手指、揉捏衣角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於手部觸覺、本體覺、口腔本體覺等有其需求,因為對這些感覺不滿足,所以在課堂上就常常可見孩子不斷摸小文具,或邊搓揉手指邊上課,甚至還有些孩子會有轉筆、抖腳的狀況,老師或家長通常看到孩子以上的動作,都以為孩子無法專心,事實上這些動作是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的關鍵,因為唯有滿足孩子的需求,才能在課堂上專心聽課;若老師或家長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制止孩子,則會得到反效果。

Read More
挫折忍耐度低

孩子挫折忍受度低該怎麼辦?

宥宥從小就喜歡火車,最愛將火車軌道一節節連結在一起,然後將手中的小火車在自己搭好的軌道上順順的駛向前方,但有時因為接點沒接好,造成小火車翻覆,宥宥就會情緒大失控,尖叫、大哭、摔東西樣樣都來,面對情緒高漲的宥宥,媽媽總是無能為力,也很擔心固執的宥宥上小學後如何面臨及調適挫折。

Read More
成人讀寫障礙

「成人讀寫障礙」
自我測試

未被診斷出患有讀寫障礙的成人通常都不會發現他們在學術或專業領域上所遇到的困難源於一個超出他們控制範圍內的學習障礙。因此,他們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沒有別人聰明或是沒有別人努力而導致自尊低落,也會覺得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不過讀寫障礙可於任何年紀被診斷出來,並且能夠透過「職務再設計」的方法彌補障礙者在工作上的缺失,協助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有讀寫障礙的成人通常都富有創造力、聰明伶俐且執行力強;您不應該讓讀寫障礙成為您追求夢想的路障。這份自我測試表主要是用來評估您是否有讀寫障礙的症狀。測試結果,如果您答「是」的題目低於5題,顯示出您讀寫能力良好,建議可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讀物,從短篇開始循序漸進地增強讀寫能力。

Read More
計算障礙

「兒童計算障礙」
自我測試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是指儘管智商沒有問題,但是在聽覺處理、語言、閱讀、書寫、計算,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

計算障礙會弱化孩子對於簡易數學觀念的理解能力,使其無法理解數字運算或牢記公式。而每位有這方面障礙的孩子又有些不同之處,例如有些孩童無法從1數到10,而另一些則可以輕易地數到100,但卻對簡單的加減法感到困惑。

Read More

「兒童非語言學習障礙」
自我測試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是指儘管智商沒有問題,但是在聽覺處理、語言、閱讀、書寫、計算,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

患有非語言學習障礙的孩子在初期的成長過程中通常有高度的語言發展而顯得早熟,這樣的表現一般會讓身邊的大人們刮目相看。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若與非語言學習障礙相關的問題並未獲得治療,這樣早熟的現象則會因為他們無法順利與他人及社會進行溝通及互動,而逐漸轉變為焦慮、沮喪及寂寞的情緒。由於非語言學習障礙較少為人所知,而患有非語言學習障礙的孩童通常比較笨拙、在社交場合表現得不靈活,且可能很多話,所以常被誤診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