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練孩子語言和讀寫能力的秘訣

如果父母想要幫助他們的孩子在幼年時發展語言相關技能,一起閱讀睡前故事並不是唯一的方法。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兒童語言和識字發展的關鍵因素,他們越早磨練這些技能,語言和識字技能的發展就越快。

 

家庭研究部門人類發展副教授Lori Skibbe表示:「『自我調節』是一個總括性的術語,用於定義兒童將訊息保存在工作記憶中,專注任務進行、甚至抑制可能妨礙他們完成任務行為的能力。」再解釋得清楚一點,自我調節是一種幫助自己安穩下來,調整自己情緒波動、延遲滿足和忍受轉換的情境的神經功能。例如孩子在睡前會吸手指讓自己安穩平靜、更容易入睡,就是孩子用一些行為來調整自己;或是如果孩子不愛洗臉的感覺,初期只會大哭,稍大一點就懂得皺眉、轉頭、揮手來避開毛巾。

 

通過Skibbe的研究,她發現越早發展自我調節的孩子可以獲得越好的語言發展和學習技能。

「我們已經知道自我調節與語言和識字之間存在關聯,但我們的研究發現這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比我們想像的更持久。自我調節的早期優勢意味著兒童可以更早,更快地學習這些重要的語言和識字技能,這也為後續開發更多技能奠定了基礎。」Skibbe說。

 

Skibbe和她的研究團隊每年兩次從幼幼班到二年級評估351名兒童,包括他們的自我調節,語言和讀寫能力。

在評估自我調節時,研究人員會要孩子們玩一個遊戲,並要求他們遵循提示。

「我們要求他們觸摸他們的頭部,肩膀,膝蓋和腳趾,類似於兒童時期的『老師說』遊戲,」斯基布說。「然後,我們反轉或混合原先的指令順序,以查看誰可以效仿。」

 

在評估學術發展時,Skibbe研究了四種語言和讀寫的技能:組合能力、詞彙、識別字母表和讀短字的能力、和語音意識(理解語言的聲音結構)。

 

Skibbe說,有些孩子在生理上傾向於較早發展自我調節技能,但父母也可以做些事情來幫助他們發展得更好。

「從本質上講,人類無法有效的一心多用,兒童需要只關注一件事的時間,」她說。

「父母需要了解他們的孩子如何根據周圍發生的事情來調節自己的行為。父母可以用構建家裡環境和日常生活的方式來幫助孩子。」Skibbe說。「像陪在孩子身邊睡過夜、或者是專心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之類的小事,你可能不會想到這些事能幫助孩子的語言和識字發展,但它們確實是有幫助的。」

預約諮詢